elementname
NEXT
PREV

當前位置: 首頁 - 醫療服務 - 中西醫特色治療 - 正文

中西醫特色治療

高血壓不可怕 用中藥根除它

文章作者:admin 時間:2023-09-20 點擊數:

 高血壓的癥狀:

 高血壓的癥狀因人而異。早期可能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僅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后發生血壓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復正常。隨著病程延長,血壓明顯的持續升高,逐漸會出現各種癥狀。此時被稱為緩進型高血壓病。緩進型高血壓病常見的臨床癥狀有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悶、乏力等。部分癥狀不是由高血壓直接引起的,而是高級神經功能失調所致。 

 頭暈和頭痛是高血壓最多見的腦部癥狀,大部分患者表現為持續性沉悶不適感,經常頭暈可妨礙思考,降低工作效率,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尤以近期記憶力減退為甚。長期的高血壓導致腦供血不足,也是引起頭暈的原因之一。有些長期血壓增高的患者對較高血壓已適應,當服降壓藥將血壓降至正常時,也會因腦血管調節的不適應產生頭暈。當血壓降得太低,有時也會感到頭暈,這與腦供血不足有關。頭痛可表現為持續性純痛或搏動性脹痛,甚至有時引起惡心、嘔吐,多因血壓突然升高使頭部血管反射性強烈收縮所致,疼痛的部位可在兩側太陽穴或后腦。 

 出現胸悶心悸意味著患者的心臟受到了高血壓的影響,血壓長期升高會致使左心室擴張或者心肌肥厚,這都導致心臟的負擔加重,進而發生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患者就會感到胸悶心悸。 

 另外由于腦神經功能紊亂,可出現煩躁、心悸、失眠、易激動等癥狀;全身小動脈痙攣以及肢體肌肉供血不足,可導致肢體麻木,頸背肌肉緊張、酸痛;各部位血管存在缺陷的患者易發生鼻出血。 

 當血壓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時甚至會出現劇烈頭痛、嘔吐、心悸、眩暈等癥狀,嚴重時會發生神志不清、抽搐。這就屬于急進型高血壓和高血壓危重癥,多會在短期內發生嚴重的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和病變,如中風、心梗、腎衰等。 

 因此,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時,必須盡早檢查治療,以防止器官損害以及預防高血壓危象或高血壓腦病的發生。有不少高血壓病患者不論是在早期或已有嚴重高血壓,都無自覺癥狀,直至發生中風或因患其他疾病測血壓時才發現就太晚了。所以進行定期體檢以早期診斷治療高血壓對維護身體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癥狀與血壓升高的水平并無一致的關系。高血壓病患者不能以癥狀的輕重來估計血壓的高低和決定降壓藥物的服用劑量。 

 高血壓是指動脈血壓異常增高,患者常無癥狀;動脈血壓增高增加了腦卒中、動脈瘤、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腎臟損害的危險性。 

 測量血壓時要記錄兩個數據,其中較高的一個發生在心臟收縮時期(收縮壓),而較低的一個則出現在兩次心跳之間的心臟舒張期(舒張壓)。血壓的書寫格式為:收縮壓/舒張壓,如120/80mmHg(毫米汞柱)。 

 高血壓的定義為:靜息時收縮壓≥140mmHg,或靜息時舒張壓≥90mmHg,或兩者皆高。通常高血壓時,收縮壓和舒張壓都升高。 1mmHg=0.133kPa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指患者收縮壓≥140mmHg,而舒張壓正常。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危險性增加。大多數人血壓隨年齡增長而有所增加;收縮壓緩慢的增高可持續到80歲,而舒張壓的升高僅持續到55~60歲,隨后血壓將不再隨年齡增高,有時反而有所下降。 

惡性高血壓是高血壓特別嚴重的一種類型。如果不積極治療,病人常在3~6個月內死亡。惡性高血壓相當少見,大約每100個高血壓患者中有一個,男性多于女性,社會經濟狀況較差的人群發生率高于社會經濟狀況較好的人群。惡性高血壓是一種急癥。 

 多種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壓升高。心臟泵血能力加強(如心臟收縮力增加等),使每秒鐘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種因素是大動脈失去了正常彈性,變得僵硬,當心臟泵出血液時,不能有效擴張,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過比正常狹小的空間,導致壓力升高。這就是高血壓多發生在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動脈壁增厚和變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由于神經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動脈可暫時性收縮同樣也引起血壓的增高??赡軐е卵獕荷叩牡谌齻€因素是循環中液體容量增加。這常見于腎臟疾病時,腎臟不能充分從體內排出鈉鹽和水分,體內血容量增加,導致血壓增高。 

 相反,如果心臟泵血能力受限、血管擴張或過多的體液丟失,都可導致血壓下降。這些因素主要是通過腎臟功能和自主神經系統(神經系統中自動地調節身體許多功能的部分)的變化來調控。 

 在軀體對外來威脅的反應(戰斗或退卻反應)中,交感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可以暫時使血壓升高。交感神經系統能增加心臟收縮的頻率和力量,也能使全身大多數動脈收縮,但對有些特定區域的動脈有擴張效應,如骨、骼、肌需要增加血液供應。另外,交感神經系統還能減少腎臟排出鈉鹽和水分,以增加血容量。交感神經系統還能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激素能刺激心臟和血管。 

 腎臟對血壓的控制通過幾個途徑來實現。如果血壓升高,腎臟將增加對鈉鹽和水分的排出,從而降低血容量使血壓恢復到正常。相反,如果血壓降低,腎臟將減少對鈉鹽和水分的排出,從而增加血容量使血壓回升到正常水平。腎臟也通過分泌一種稱為腎素的酶來升高血壓;腎素觸發產生一種稱為血管緊張素的激素,血管緊張素又觸發釋放一種稱為醛固酮的激素,醛固酮可導致體內水和鈉鹽潴留。 

 由于腎臟在血壓的控制中有重要作用,許多腎臟疾病和異常都可以導致高血壓。如供應一側腎的動脈狹窄(腎動脈狹窄)可以引起高血壓。一側或雙側腎臟的各種類型炎性病變或損傷也能導致高血壓。 

 任何原因引起的血壓升高都將啟動代償機制進行調控,以期使血壓回復正常。因此當心臟泵血的增加使血壓升高時,將引起血管的擴張和腎臟排出鈉鹽和水分增加,使血壓降低。然而,動脈粥樣硬化使動脈壁硬化,從而妨礙通過血管擴張來使血壓回復到正常,動脈粥樣硬化對腎臟的損害也使腎臟排出鈉鹽和水分的能力下降,這些因素都導致血壓升高。 

 高血壓的病因:

 大約90%的高血壓患者沒有明確的原因存在,這種高血壓稱為“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可能為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心臟和血管的多種改變同時存在可能使血壓升高。 

 知道病因的高血壓稱為“繼發性高血壓”。大約5%~10%的高血壓患者由腎臟疾病引起;大約1%~2%的高血壓患者可能是體內激素異?;蚍昧四承┧幬?如口服避孕藥)。一種少見的引起高血壓的疾病是于腎上腺的嗜鉻細胞瘤,這是一種能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腫瘤。 

 那些有遺傳傾向的敏感個體,肥胖、活動量小、緊張以及過量飲酒和食鹽攝入過多等對其高血壓的發生都可能起一定的作用。緊張可以使血壓暫時升高,一旦壓力解除,血壓通常會恢復正常。這可以解釋所謂的“白大衣性高血壓”,病人一到診所就診由于緊張就會引起血壓升高到足以診斷高血壓的水平,但在其他時間血壓則是正常的。有人認為對敏感的人,這種暫時性血壓升高最終可能發展為永久性高血壓,即使不再存在緊張和壓力。這個理論目前并未能得到證實。 

 在大多數患者,高血壓不引起癥狀。盡管有一些癥狀普遍認為與高血壓有關,如頭痛、鼻衄、頭暈、面色潮紅以及疲乏等,但同樣的癥狀也常常發生在沒有高血壓的個體。嚴重高血壓患者或長期患高血壓未得到治療,由于大腦、眼、心臟和腎臟的損害可以出現頭痛、乏力、惡心、嘔吐、氣促、煩躁不安以及視物模糊等癥狀。偶爾,嚴重高血壓患者由于大腦的水腫,出現嗜睡甚至昏迷。這種狀況被稱為“高血壓腦病”,需要立即處理。 

 盡管只有大約10%左右的高血壓患者可能發現病因,醫生通常也要盡力去找尋,對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尤其重要。血壓越高,患者越年輕,就更要尋找可能的病因,包括腎臟的X線和放射性同位素檢查、胸部X線以及血液和尿液中某些激素的測定等。 

 當高血壓由嗜鉻細胞瘤引起時,小便中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代謝產物明顯升高。這些激素通常引起頭痛、焦慮、心悸、過度呼吸以及面色潮紅或蒼白等癥狀。 

 高血壓的治療:

 根據“八綱” “八法”的原則要求,結合高血壓病癥、病因、病機,①自擬方組羚羊角、白花蛇、烏梢蛇、全蝎、蜈蚣、丹參、三七、川芎、紅花、大黃、黃連、黃芩等二十二位名貴中藥炮制而成的粉劑。②湯劑采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每天一劑,連續服用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