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mentname
NEXT
PREV

當前位置: 首頁 - 醫療服務 - 中西醫特色治療 - 正文

中西醫特色治療

中西醫結合治療咽炎

文章作者:admin 時間:2023-09-03 點擊數:

什么是咽炎

咽炎屬于中醫喉痹范疇。痹者,閉塞不通之意。

中醫認為:喉痹是指因外邪壅遏肺胃或臟腑虛損、咽喉失養所致的以咽痛或咽部不適感,咽部紅腫,或喉底有顆粒狀突起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

臨床癥狀:起病急者,多表現為咽部疼痛為主,吞咽時咽痛加重,病久者,常表現為咽干、咽癢、咽部微痛及灼熱感、咽喉異物阻塞感、梗梗不利等種種咽喉不適癥狀。

檢查可見咽部粘膜充血、腫脹,咽后壁或見膿點,或見咽部粘膜肥厚增生,咽后壁顆粒狀隆起,或見咽部粘膜干燥。

中醫分型治療:

(一)中藥湯劑內服

①外邪侵襲,上犯咽喉型

用藥:荊芥、防風、金銀花、連翹、黃芩、赤芍、玄參、浙貝母、天花粉、桑白皮、牛蒡子、桔梗、甘草等。

②肺胃熱甚,上攻咽喉型

用藥:荊芥、防風、薄荷、金銀花、連翹、梔子、黃芩、黃連、桔梗、甘草、牛蒡子、玄參、生大黃、玄明粉等。

③肺腎陰虛,虛火上炎型

用藥:桔梗、香附、郁金、合歡花、生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丹皮等。

④脾胃虛弱,升降失調型

用藥:丹參、川芎、郁金、浙貝母、香附、枳殼、半夏、厚樸、佛手、陳皮、砂仁、藿香、茯苓、薏苡仁等。

⑤脾腎陽虛,咽失溫煦型

用藥:黨參、白術、干姜、附子、甘草、枸杞、杜仲、牛膝、半夏、陳皮、茯苓、砂仁、木香等。

⑥痰凝血瘀,結聚咽喉型

用藥:浙貝母、瓜蔞、橘紅、桔梗、茯苓、赤芍、丹皮、桃仁、杏仁、紫菀、款冬花、半夏、香附、枳殼、郁金、合歡皮。

(二)中成藥

中成藥在治療咽炎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常用的藥物有:山臘梅葉顆粒、藍芩口服液、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石辛含片等。

(三)中醫外治治法

(1)含漱法;(2)吹喉;(3)含服;(4)蒸汽吸入;(5)茶飲;

(6)體針;(7)灸法;(8)耳針,耳穴壓豆;(9)穴位注射;(10)刺營法;(11)按摩法;(12)導引法;(13)烙治法。

西醫分型治療:

急性咽炎可選用抗病毒藥和抗生素治療。慢性咽炎常用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液、硼酸液含漱,或碘喉片、薄荷喉片;非藥物治療可用硝酸鹽溶液燒灼治療,也可用冷凍或激光治療。萎縮性咽炎可用小劑量碘劑涂布治療,霧化治療,口服維生素A、B2、C、E等。

護理及評估

1.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忌過食辛辣醇酒及肥甘厚味。

2.注意保暖防寒,改善環境,減少空氣污染。

3.加強體育鍛煉,戒除煙酒。

4.積極治療鄰近器官的疾病,如傷風鼻塞、鼻窒、鼻淵、齲齒等,以防誘發本病。